2019-10-15T08:27:36+08:002014-03-26|新聞資訊|

2014年3月14日星期五,在「兩會特刊‧科技文摘報」刊登了一篇有關我們模擬與混合信號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報導。

『用敏銳眼光啟動微電子科研幸福旅程─ 記澳門大學教授和模擬與混合信號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余成斌』

作 為微電子模擬與混合信號集成電路設計的專家,年輕的余成斌在科研的知識海洋中盡情遨遊,培養出一批批對國家有用的科研人才,更為可貴的是他自1993年在 澳大相對較有限的科研資源下與馬許願教授(Rui Martins, 現澳門大學副校長)首度開展在微電子技術領域的學術科研而實現了澳門零的突破並達到了國際一流水平。

1970 年出生的余成斌看上去沒有一般中年人的滄桑,精神煥發的面容顯露著歷盡辛勞的科研工作者特有的書生氣。 1987年余成斌在澳門讀完中學後,於1991年進入廣州暨南大學攻讀本科學位,1997年獲澳門大學電機與電子工程系碩士學位,2002年輕的余成斌獲 得由澳大和葡萄牙里斯本技術大學高級技術學院聯合博士學位。這兩個學位都為澳門大學最高榮譽。現為澳大科技學院電機及電腦工程系(前電機與電子工程系)教 授,模擬與混合信號大規模集成電路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副主任。同時還兼任著新諾普思澳門有限公司董事兼澳門營運總經理及模擬電路設計高級經理。

余成斌是推動和帶領澳門本地高科技微電子技術同時在學術科研和產業研發從建立、技術開發、人材培養與管理至發展到具國際高水平的帶頭人之一及其發展的中堅力量。

多年的科研教學經歷,令這位滿腹經綸的大學教授對澳門的微電子科技領域充滿了希望。

充當開啟澳門微電子領域的金鑰匙

1991年,余成斌畢業於廣州暨南大學,獲得學士學位。畢業後余成斌就回到澳門工作,一直都對電子十分感興趣的他卻發現,澳門的電子產業並不發達,相應的工作也少之甚少。

在其他行業工作兩年後,青春的余熱讓余成斌依舊忘不了自己的電子夢,恰逢此時澳門大學開設了電子學科,余成斌便毅然進入澳門大學開始了碩士研究生課程的學習。

重新回到校園的余成斌對科研充滿了熱愛,他如飢似渴的在微電子這片科技的海洋中暢情的游來游去。

余 成斌的導師馬許願從葡萄牙來到澳門大學後,師徒二人藉著澳門大學十分有限的資源開始了澳門最早的微電子科研。為了查找文獻和資料,余成斌在每個週末都要往 返於香港澳門兩地,到香港的大學圖書館去查找。余成斌開玩笑的比喻說:“當時的澳門沒有任何這方面的資源,我們當時把這種情況叫做’沙漠’,軟硬件設施幾 乎為零,資料文獻也沒有。那時候不像現在,有電子版的資料,以前都是文獻,需要積累。我每週六日都到香港查資料,複印後回到澳門,下個星期再去。”

正是由於余成斌刻苦的努力和執著的追求,他離自己的微電子夢越來越近了,忘卻了奔波港澳兩地的疲憊,看著手裡抄滿的文字資料,余成斌覺得一切辛苦都值了!

當 時的澳門不僅是資料稀缺,就連余成斌要搞科研連集成電路設計與測試環境都沒有,做研究都要在澳門與導師以前所在的葡萄牙學校兩地穿梭。用電子軟件做設計講 究速度,在葡萄牙從事科研時,由於大學里白天用戶多,速度慢,余成斌索性就將研究時間顛倒過來,每次都是下午才去學校,一直工作到第二天中午。

僅僅一年多的時間,余成斌在葡萄牙就瘦了30幾斤。然而生性溫和樂觀的他回憶起這段艱辛往事時卻依然能夠調侃地說:“這樣很好,我本來就胖,這是一次很好的減肥療程。又能做出成果,又能減肥,一舉兩得。”

可導師看著他消瘦的身體,心疼的眼淚在眼眶中打轉,這其中的辛勞也許只有余成斌和他的導師最能體會。

聊 起自己最初的選擇,余成斌作為一名科研學者的敏銳眼光顯露無疑。當時年紀尚輕的余成斌已經預見到微電子科研在未來將是整個電子行業發展的趨勢。 “所有的產品都是由微電子芯片發展出來的,比如手機、平板電腦等,所以電子芯片是未來最主要的發展方向。”然而,在當時以博彩旅遊業為支柱的澳門,微電子 產業可謂是一片空白。

如今,余成斌已在國內外主要是 IEEE/IET期刊和國際會議上發表論文超過130篇(SCI/El收錄超過110篇)和專著4部,已獲授權、申請及註冊國內外專利十多項和獲獎三十多 項,建立了紮實的具有自主科研創新能力的本地團隊及豐碩的創新技術成果。如今,在國家科技部、澳門科技發展基金以及澳門大學的共同關注與支持努力下,微電 子科研的資源也已得到極大的豐富,並成功於澳門大學建立了模擬與混合信號大規模集成電路國家重點實驗室。

當時的余成斌搞科研純粹是出於個人興趣與對科研發展的願景,所以,條件的艱苦於他而言遠遠不及能夠從事自己心愛事業的快樂。也許當初他也未曾想到能夠達到今日的成就,然而收穫總是在悄然之間來臨,那麼的順其自然。

2010 年,余成斌教授成為澳門獲得何梁何利獎的第一人,一時間,澳門本土為這名年輕的科技學者驕傲不已。 2011年,他再次為澳門首次以“高性能模擬與混合信號集成電路技術的設計與開發”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於去年又被評為2012年度科學中國人 年度人物,澳門大學微電子學科再次引起祖國大陸的高度關注。

同 時,余成斌為澳門大學微電子走向世界並獲得國際的高度認可也作出很大貢獻, 他作為分會副主席幫澳門取得的2008年度美國IEEE國際電路與系統最佳學會獎,又與2012年度以創會主席再度幫澳門取的IEEE固態電路最佳學會 獎,成為國內包括香港唯一能同時獲IEEE微電子學電路設計兩大學會最佳學會獎的IEEE分會。

余成斌也為澳門首度能加入微電子領域最權威的“國際芯片奧林匹克”一lEEE國際固態電路峰會(1SSCC)及“亞太區芯片奧林匹克”A—SSCC峰會技術評審委員會、並成功評為IEEE國際固態電路學會傑出講座學者。

諸多榮譽的取得令余成斌教授在澳門微電子領域站穩了腳跟,可是殊不知榮譽背後付出的諸多辛苦只有他自己知道,能夠取得今天的成績,余成斌走過了一段艱辛的歲月。

由余成斌開啟的這段旅程,如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澳門人與他同行,微電子科研產業在以旅遊賭博業為主的澳門這片熱土上開闢了一片新的天空,余成斌成功改變了澳門科技的槓桿,在澳門科技領域有了自己的一片天空。

開啟園丁神聖澆灌科研花朵美好航程

在 內地的許多一流大學都不容易出資讓自己的學生去美國、歐洲等發達國家參加學術交流和參觀學習,資費的高昂擋住了眾多學者邁向國際化科研交流的腳步,但余成 斌做到了,他對自己的學生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用心栽培,不計成本,不求回報,如今這樣的好教授又能有多少呢?能夠遇到這樣的導師,真的是澳門大學學生 的幸福!

談到自己的學生,余成斌頓時充滿了無限的自豪,“開始的 時候是我一個人創業,後來要把技術知識慢慢傳授給學生,這是比較艱苦的經歷,因為學生也要一點點帶出來。而且澳門當時的環境不適合做科研,以前沒有微電子 這個領域,怎麼去影響學生,讓他們覺得這個領域有發展,這需要很多年的努力。在澳門可能很多人都不能理解我們做的事,在這樣的情況下要吸引學生,讓他們覺 得有出路,這也是艱難的過程。”談到人才的培養,余成斌總是有著許多思考。為了能夠讓學科和人才得以為繼,他也想出了許多人才培養的新思路。

當余成斌在微電子科研領域攻克一道又一道難關,終於取得一些成績的同時,他也不斷在想,如何將這門學科繼承下去,讓它在澳門的土地上生根發芽,開枝散葉。於是,人才培養成了他科研之余另一個重要的課題。

“一 開始談不上管理,我的目標就是要讓大家建立一個信念,讓大家知道,這個行業的前景和願景,要把他們帶領進入這個行業,他們才會有動力。”余成斌說。那時, 為了使學生們能夠最大限度地開闊眼界,余成斌做出了一個國內大學不容易做到的事情:讓優秀的發表文章的研究生走出去,去國外參加各種學術會議。這種難得的 機會,通常意義上只有教師才能獲得,然而,余成斌為了讓學生能夠親身體驗到學科領域的前沿知識,接觸更多的國際大師和專家學者,多年來一直鼓勵學生走出 去。 “一個學生去一次美國、歐洲費用也是很高的,但是這很值得,因為我自己以前也經歷過。出去後視野會更開闊,會認識很多朋友,國際水平的發展狀況會讓你更有 動力去做得更好,國際大師就像明星,讓學生感受到榜樣的力量。我們的目標是國際一流水平,所以要讓學生去感受什麼才是真正的國際水平,而不是老師去告訴他 們。”余成斌真誠的態度令他的學生充滿了敬佩,能夠遇到這樣的教授,是他們最大的快樂。

這 種模式收效顯著,余成斌說,學生們去參加過國際會議會非常高興,他們會見到平時所讀課本的作者,零距離地接觸大師,讓大師聆聽自己的演講,甚至是問自己問 題。通過這種激勵,他們的潛力和科研願望都能夠被挖掘出來。這個“走出去”的範圍不僅局限於碩士研究生,有時,一些表現突出、有能力發表文章的本科生也能 夠被納入到其中。

人才培養出來後,余成斌又開始考慮如何讓他們能 夠學有所用,讓他們有一個好的就業前景。為此,余成斌開始籌劃建立公司。 2002年,澳門首家半導體晶片設計公司——Chipidea微電子(澳門)有限公司成立,這家公司是由葡萄牙Chipidea Microelectronica SA.與余成斌等科研工作者合作成立的,業務主要是設計各種集成電路IP,同時希望推動晶片設計產業。這一在世界lP領域佔有重要地位的著名公司,之所以 到澳門投資便是因為被澳門大學每年培養出的優秀畢業生所吸引。

談 起自己的學生,余成斌總是很驕傲。現在已是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組主任的冼世榮博士當時作為博士研究生以優異的成績通過了博士論文答辯,他的論文答辯題目為 “應用於高速並行管道式模數轉換器芯片之廣義低壓電路設計技術。”來​​自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的評審委員Bang-Sup Song教授十分驚喜於澳門有這樣先進前瞻的模擬電子芯片研究項目,並且讚揚冼世榮的研究成果可以媲美世界上任何一間一流學府博士生的學術造詣。來自日本 東京工業大學的評審委員松澤昭教授(Akira Matsuzawa)也表示,對澳門大學在這方面的科研成果印象非常深刻,極力鼓勵大學維持這樣高素質的博士研究,使澳門在亞太區的模擬與混合信號芯片研 究中能夠擔任重要角色。

為了得到國際的認可以及讓學生得到更好的鍛練,每次博士論文答辯余成斌都會邀請多名歐美著名專家教授任評審,很多大學都驚嘆於澳門大學評審委員會的規模,這是一般大學很難做到的。
另外一名現在也已是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組主任的博士研究生麥沛然的低壓多標準無線通信模擬基頻電路技術博士論文也獲來自多倫多大學的評審委員Ken Martin評價為他教授25年生涯中見過的其中最好的一份。他與冼博士的論文都再由Springer出版發表著作。

2O11 年余成斌的另兩位博士研究生分別在國內首度以65納米科研成果一高速、低功耗及最小芯片面積的SAR模數轉換器芯片,繼2002年余成斌創下的記錄再度刷 新微電子領域最權威的“國際芯片奧林匹克”-lEEE國際固態電路峰會(1SSCC)及“亞太區芯片奧林匹克”A-SSCC固態電路峰會的世界記錄並獲得 lSSCC絲綢之路獎及A-SSCC學生設計獎的殊榮。尤其是該國家重點實驗室已自2011年至今連續每年保持刷新“國際芯片奧林匹克”記錄, 成為國內包括香港於該國際峰會這幾年發布最多芯片成果的大學。

經 過多年的努力探索,余成斌於2003年參與創辦建設了模擬與混合信號大規模集成電路研究實驗室並任主管,該實驗室於2010年已由國家科技部批准成為國家 重點實驗室。目前,該國家重點實驗室已培養了近百名本科、碩士和博士生。很多畢業生已任職於著名業界公司如新思科技(Synopsys)、意法半導體 (ST Microelectronics)、美滿電子科技公司(Marvell)、晶門科技(Solomon Tech)等;也有不少畢業生升學或繼續科研工作於澳門大學、香港大學、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俄勒岡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內華達大學、南加州大學、加 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台灣大學、中國科學院等。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如今傲立於世界微電子科研領域的澳門大學,因為有了余成斌和他的導師馬許願的努力,如今已經華冠成蔭。這是學子之幸,也是澳門之幸。

用實力推動科研成果產業化

據 近幾年數據統計,國內高校每年科技成果轉化率僅為10%~15%,有大量具有產業化前景的科技成果被束之高閣。所以鄰近地區政府都已紛紛投入建設具有市場 主導的自主科研與其成果轉化架構與資源的直屬科學研究院,如台灣的工業技術研究院(工研院),新加坡科技研究局,香港的應用科技研究院等。這些科研與成果 轉化的平台再加上政府引進的風險投資機構是促進該地區高科技產業迅速和成功發展的關鍵。

“科研成果只有從鑑定、從論文中走出來,運用在生產實際中,轉化為創新產品而變成實際的生產力,才更有實際的價值。這也是其中吸引及留住人才,改善社會認知性最佳、最有效的途徑。”對於未來科研成果的應用方向,余成斌了然於心。

在科研的海洋中摸爬滾打了許多年,余成斌的科研成果終於迎來了收穫的季節。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的項目僅僅是余成斌和他團隊早期的科研成果,多年來,他一直沒有停止過科研探索,可謂碩果累累。

余 成斌在澳門率先成立並領導著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高科技企業,致力推動科研成果產業化。如今,他已帶帶領大多為他在澳門大學培養的本地技術人員,成功自主研 發了超過百項領先的模擬集成電路IP核,如至28納米的24比特96至100dB動態範圍的音頻編解碼器、12比特寬帶無線和10bL特205兆赫全高清 全制式視頻模擬前端等,大多已應用在市場上知名的電子產品如手機、數字廣播通信、寬帶通信、數字電視、MP3/多媒體播放器等。客戶都是全球領先的電子產 品製造商或lC設計大企業。該公司在2009年被全球第一大EDA公司Synopsys新思科技併購,成為全球第一模擬與連接性lP供應商。

由 余成斌提出的超高速開關電容電路創新技術及其電路實現,成功研發了國際上最高性能及階數(14階)、最高速(320- 400兆赫)、最高動態範圍(69dB)以及最低電壓( 2.5v)的CMOS開關電容濾波器,突破了當時開關電容技術的瓶頸與極限(最高為2O0兆赫的2 階低通及13兆赫的10階無限衝激響應低通)。其中創新技術包括系統結構/電路級的優化設計,如具無輸入sinx/x失真內插濾波的並聯多相多率結構、高 階濾波函數係數靈敏度的優化、頻帶轉移內插濾波、模擬延遲線功耗及誤差累計的優化、超高速輸出多路復用和運算放大器的優化設計,固定圖形雜波抗干擾。並行 支路和具最小失配的時鐘產生,抗襯底和dI/dt供電噪聲耦合的設計和開關電容電路版圖的優化設計等。該成果就是澳門首度於2002年在國際芯片奧林匹克 ISSCC上零的突破。

他提出的因時鐘抖動引起的非均勻採樣保持信號頻譜廣義分析模型,完善了非均勻採樣信號的理論:理論性和應用性強,被同時收錄到IEEE儀器與測量、電路與系統、信號處理和固態電路不同協會的論文期刊。更得到美國加大和PSU權威專家的好評。

該研究的主要技術創新成果於2005年由國際上科技領域最大的出版社Springer出版發表著作,並於2007年被國內科技學術界權威的中國科學出版社選為“層次高、內容新、參考性強”、代表了國際資訊科技領域最新成果的《國外電子資訊精品著作》叢書。

大 學科研成果要想被企業所應用,被市場所接受,需要大量成果轉化資金及具有對市場了解年能集成多層次、多方位創新技術的人力的投入。剛剛獲得國家獎,余成斌 看上去卻並不輕鬆,他的科研征程剛剛開始,他要做的事還有很多。 “現在應該說,我們建立了一個小有規模的團隊,也有幾個早期培養的骨幹能夠帶領團隊了。 接下來,我希望能夠再做出一些更具有突破性質的創新科研成果。”

當 記者問什麼算是有突破性的科研成果,余成斌回答:“比如蘋果iPhone、iPad就是具突破性的創新科研成果,因為它把整個手機和消費性電子產品的方向 及功能意義都改變了,這當然很不容易,需要更多的積累和創新。”從以前的電腦年代到後來的網絡年代,再到現在的消費性電子年代,余成斌時刻關注著行業的發 展與變化。 “在所有電子產品中,消費性電子是其中最主要的領域。這讓我們生活的各方面有了很大改善,從手機到家用電子都有改善,我希望接下來的科研能真正應用於生 活,把人的健康與芯片聯繫起來。”

在追尋夢想的旅途中,余成斌一 步一個腳印的前進著,他將澳門帶入了微電子領域的世界一流門檻。他是澳門名副其實的科技明星,承載著澳門新的產業發展的希望。他把自己的夢想刻寫在澳門產 業騰飛的里程碑上,將帶著希望搭載著更多致力於微電子科研領域的眾多學者們高高飛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