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世界的發展是建基於科技的進步, 隨著三次工業革命的技術發展,蒸汽機(1763)在第一次工業革命中崛起,第二次工業革命發明了發電機(1831)和內燃機(1864),直至第三次工業革命發明了晶體管(1947),這發明標誌著信息技術革命,或被稱為信息時代的開端;並引領以後電子,計算機和電信的持續快速發展,定義了當前以光速通信為基礎下進行的全球化步伐。

在1992年,澳門大學推出了電機及電子工程課程,其課程提供了專業及前沿的微電子碩士和博士學位。直到現在為止,澳門大學的微電子研究中已有200名碩 士生和12名博士生畢業,大多是本地人士並取得世界級水平的科研成果,在世界頂級的微電子會議─國際固態電路會議(ISSCC – 每年於美國三藩市舉行)發表了8篇論文(芯片)。

基於過去一連串的豐盛成就,於2003年創建的模擬與混合信號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實驗室獲得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的認可,成立了有著重要國家地位的國家重點實驗室。 在2011年1月25日,由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崔世安博士與國家科學技術部副部長曹健林博士等,於澳門大學為模擬與混合信號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國家重點實驗室正式揭牌。實驗室接着發展的初始階段主要集中在人力和技術等基礎設施的建設,3年後更獲得了國家科學技術部的正面評價。在2014年,我們已經進入新發展階段,其中各研究組必須實現進一步整合和一體化,而在橫琴的澳大新校園已有一個世界級的新設施。雖然我們的實驗室於人力資源和空間方面的規模仍然細小,但是研發工作的成果質量卻是有著世界頂級水準。我們將進一步推動,以極大的決心和努力,為國家開發最一流的電子技術。

馬許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