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首頁/新聞與活動/新聞資訊
澳大參加亞洲集成電路最高端會議 憑尖端芯片技術獲學生設計比賽獎
2011 12 月 09 | 週五

澳門大學模擬與混合信號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團隊的三名博士生諸嫣、陳知行、黃士成由冼世榮博士、余成斌教授及馬許願教授指導研發的三項模數轉換器及比較器芯片成果獲IEEE亞洲固態電路大會(A-SSCC)接納發表,而且是與會唯一一個地區的論文獲得100%的接受率,其中一篇論文更奪得學生設計比賽獎,成績驕人。A-SSCC素有亞洲芯片奧林匹克之譽,今屆向其提交的均來自業界和學界最尖端的芯片研究,澳大芯片設計在會議上備受矚目並取得優績,顯示澳大在該領域的研究技術穩居世界前沿。

澳大國家重點實驗室創新研究再獲兩美國專利
2011 6 月 10 | 週五

Following the first patent in microelectronics received in 2009, the University of Macau (UM)’s State-Key Laboratory of Analog and Mixed-Signal VLSI received two more US patents in the field of wireless circuits and systems in May and June 2011 respectively.

澳大科研創新構築國家重點實驗室
2010 12 月 30 | 週四

建校僅三十年的澳門大學,在澳門特區政府及澳門科學技術發展基金的支持下,於2010年的11月迎來了科研發展歷程中的重要時刻。成功通過國家科技部的審查,批准建立兩個國家重點驗室,模擬與混合信號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國家重點實驗室(下稱:AMS-VLSI SK Lab)和中藥品質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下稱:QRCM SK Lab),為澳門實現了國家重點實驗室零的突破。

澳大微電子研究躋身世界級殿堂
2010 10 月 29 | 週五

在過去三個世紀,人類的發展分別建基於三次工業革命,而每次工業革命均有一個核心推動力:第一次工業革命起始於蒸汽機(James Watt-1763)的發明,第二次工業革命始於發電機(Michael Faraday-1831) 和内燃機(Siegfried Marcus-1864) 的發明,而第三次工業革命則由晶體管(John Bardeen, Walter Brattain 及 William Shockley-1947)的發明拉開序幕。

領導微電子高端科技研究成果卓越蜚聲國際 澳大副校長(研究)馬許願教授當選葡萄牙科學院通訊院士
2010 10 月 22 | 週五

澳大副校長馬許願教授憑多年領導微電子高端科技研究的卓越成果,以及他自一九九二年到澳門為澳大的發展所作出的重大貢獻,奠定了其在該領域的國際學術地位。最近,他更以全票當選葡萄牙科學院通訊院士,成為亞洲地區唯一一位葡萄牙國內會員。這榮銜等同於中國科學院院士級別,標誌其學術生涯又邁向另一高峰

澳大學者余成斌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獎
2010 10 月 07 | 週四

何梁何利基金評選委員會上月九至十日舉行全體會議,評審通過二○一○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學技術獎的得獎名單,由澳門科學技術發展基金推薦的本地學者余成斌榮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這是本澳首位學者獲得何梁何利基金獎勵。何梁何利基金二○一○年度頒獎大會將於本月下旬舉行。

澳大麥沛然博士獲IEEE電路與系統協會頒發最佳期刊傑出青年作者獎
2010 6 月 18 | 週五

澳大科技學院電機及電子工程系助理教授麥沛然博士十年來致力研究微電子,成果卓越,最近更榮獲IEEE電路與系統協會(CASS)頒發二○一○年最佳期刊傑出青年作者獎。麥博士是澳門首位獲這一榮銜的學者,充分反映澳大微電子研究的國際地位。

澳大麥沛然博士獲國際電子工程師學會成就獎
2009 12 月 14 | 週一

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日前公佈,澳門大學科技學院麥沛然博士獲頒「二○○九IEEE MGA GOLD成就獎」。該獎項旨在嘉許近十年內取得IEEE相關領域的首個學士學位、對GOLD有卓越貢獻的年輕學者,全球每年最多只有六位學者能獲頒此殊榮。

Go to Top